一般来说,油墨的黏度越小,就越不容易产生脏版问题。但如果油墨黏度太小,说明油墨中有机溶剂含量多,而树脂、颜料等成分相对要少,这样便不能在干煤时结成平滑的膜层,因而泛白,缺乏光泽。如印品需要有较好的光泽度,一般就要考虑使用较大的油墨黏度(13~19秒,察恩3号杯),即树脂、颜料成分相对要多些,以满足印品的需要。但要特别注意黏度大带来的脏版现象。此外,油墨印刷在塑料上干燥后成为墨膜时,应能将包裹的颜料牢固地附着在塑料表面,树脂便是塑料牢固附着的主要材料。因此,颜料黏结牢固也跟油墨的黏度大小有关,这说明树脂、颜料两者在油墨中的比例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而应处于正常范围之内,颜料黏结牢固度才符合要求。在保持正常的环境湿度条件下,油墨黏度在16秒(察恩3号杯)以上,静电现象一般不会发生。油墨黏度在l6秒(察恩3号杯)以下,随着黏度变小,胡须状、斑纹状、边缘排斥、飞墨、转移不良、颜料极不规则的水渍状等静电现象便随之发生并加重。因此,在实际印刷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印刷油墨黏度的变化,及时调整黏度,提高印品质量。
2.飞墨当高速凹版印刷(速度超过20米/分以上)时,如果凹印油墨采用了国产的分子量分布很宽的氯化聚内烯树脂,导致印刷油墨的黏度太低,则可能带来飞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印刷油墨的黏度太低。油墨的内聚力大幅度下降油墨向印刷薄膜转移时,低分子量的树脂很容易被分离出来,在印刷品的空白部分可以看见很小的墨点。解决飞墨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采用分子量分布较窄的氯化聚丙烯树脂;二是根据印刷情况,适当提高油墨的黏度。
3.对颜色、转移率以及颜色饱和度的影响凹版油墨是依靠凹版凹下的网点油墨转移到印刷基材上,相对而言,印刷网点的体积基本固定。随着油墨黏度的升高,油墨的黏性也随之增高,从网点转移出来的油墨也越多,这样印品的颜色浓度、饱和度也越高,但这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油墨的黏度不断地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油墨的转移率也达到了同步提高,如果油墨的黏度还继续上升,油墨的黏性就越来越强,油墨就开始很难进入很小的网点,网点里的油墨就越来越少,油墨的转移率就开始逐步下降。印刷品的颜色浓度也开始下降。因此.在实际印刷过程中,为达到良好的印刷转移效果,要非常慎重地选用黏度。
一般来说,凹版油墨的黏度可考虑控制在l3~l9秒(3号察恩杯)。
4.对印刷速度的影响根据资料,目前国内凹版印刷机的印刷速度从30~3O0米/分都有,一般印刷机印速在80~200米/分。在实际印刷中,要根据印刷机的印刷速度进行选择。当印刷速度提高时,其黏度值将会下降。当然最合适的黏度,还受油墨配方、温湿度、印版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相同的印刷速度,由于油墨配方设计的差异。其黏度也会有所不同。在实际的印刷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印刷时的效果进行调整。黏度还受季节温度的影响,相同的印刷油墨在夏天和冬天的黏度也是有差异的虽然油墨厂家也一直在为减少温度对油墨黏度的影响而努力,但目前这种影响还是比较普遍的。此外,油墨黏度还与印版有关,因此要根据印版滚筒的实际条件选择最合适的油墨黏度。
5.对印刷品光泽度的影响凹版油墨的黏度越低(即在原油墨中加入更多的溶剂),印刷油墨中树脂和颜料的含量就降低,油墨转移到印刷基材上干燥后就不易结成光滑的墨层,而出现白花现象、直接导致印刷品缺乏光泽度。因此要想获得优异的光泽度,必须保证印刷油墨有合适的树脂和颜料含量。综上所述,黏度是油墨的重要参数,影响这个参数的因素很多。油墨黏度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印刷设备、材料、承印物、环境因素等都对油墨黏度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塑料薄膜印刷中,要根据承印物的特点、印刷设备和环境不同,综合考虑、合理控制印刷油墨的黏度,保证印刷出精美的印刷产品。